首页 > 其他类型 > 红楼:我是贾琏 > 第548章 灯会骚乱处置

第548章 灯会骚乱处置(1/2)

目录

第548章灯会骚乱处置

面对混乱,家将们果断构筑成人墙保护车队,街上到底发生了什么,没人能清楚,贾琏也很担心事态失控。

街上的混乱持续了近一个多时辰才渐渐的恢复秩序,随着越来越多的衙役和兵丁出现,事态得到了控制。

灯会是承辉帝发起,意在宣扬盛世,与民同乐,发生骚乱倒使灯会虎头蛇尾,金水桥后的城楼城楼上,带着宫里内眷观灯的承辉帝,怒不可遏。

贾琏带着家眷返回,运气不错,没有走丢一个人。

人刚到家门口,就被内侍拦住了,让贾琏立刻进宫。

关键时刻用贾琏,这已经是承辉帝一个本能的反应,没法子,太好用了。

时间已经是子时,贾琏进宫后,看见承辉帝背手而立,九门镇守统制、顺天知府、现任巡城御史领班跪在地上。

巡城御史领班这个职务是当初为贾琏发明的,现在还真就保留下来了。

今天的事情由谁负责,坦白讲,贾琏认为与九门镇守统制无关,他的职责是守门,关键时刻城门一关,叛军来多少都要先攻城。

承辉帝是原本的好心情被破坏后的,落差巨大导致的气急败坏,觉得颜面尽损了。

“微臣贾琏,面见陛下!”贾琏的出现,让地上跪着的三个人轻松了不少之余,又心生嫉妒。

他们是不会感激贾琏的,他们只会记得,因为贾琏曾经做的太好了,导致他们像一群小丑。

“不器来了!”承辉帝转身,努力控制表情,嫌弃的看着地上跪着的三个人,语气略显激动道:“好好的一场盛会,被这些废物搞砸了。”

尽管不确定地上三个人是怎么回事,贾琏还是从照顾皇帝面子的角度出发说话,间接的给三人解围道:“陛下,人多了事多,偌大的盛会,出点岔子很正常。微臣以为,还是应该尽快搞清楚事情的起因和真相,亡羊补牢犹未晚也。”

“龚道德,你来说说。”承辉帝指着巡城御史领班说话,这位抬头要说话时,贾琏给皇帝一个眼色,双手虚抬。

承辉帝这才补一句:“都起来吧。”

三人谢恩后站起,龚道德上前说话:“陛下,现场抓到一个凶犯,以利刃杀伤一男一女。经现场审问,凶犯为做小吃的小贩,家中妻女因为忙不过来,现场帮忙。趁着人多,被伤男女夺其女而走,凶犯亲眼目睹情急之下,追上持刀伤人,引发骚乱。”

贾琏在一旁听着接过话道:“陛下,事实很清楚了,原因是人拐子作案所致,此突发案件而已。”

直接给事情定性的原因很简单,生怕明天街上乱传各种谣言,更怕心有不轨之辈,借机大做文章,达到见不得人的目的。

“嗯,不器,事情导致踩踏,死三十人,伤数百人,这还是暂时的统计结果。”

承辉帝一番话,说的贾琏心头微微一震,对啊,怎么忘记了踩踏这人多的地方一旦骚动了,踩踏太正常了。

皇帝的震怒来源,想必是源自于此。好好的一场盛会,闹成了一地鸡毛的结果。贾琏不禁为眼前的三人感到悲哀,总要有人背锅的,皇帝是不能错的。如同神不能流血,boss不能亮血条。

“陛下,微臣以为当务之急,先救治伤患,其次是派人控制城内的所有报纸,不管他们明天怎么发文章,报道的口径必须统一。这就是人贩子引发的骚乱,将话题引向人贩子上面,影响力最大的几家报纸,必须将报道的内容集中到人贩子如何罪恶,官府应该采取专项措施,严厉打击之上。同时还要强调,官府进行了紧急响应,做到了短时间内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,没有导致火灾的发生。再让人围绕官府救治伤员做文章,体现一下陛下对于子民的仁爱之心。最后强调一下,陛下出内帑,给遇难者家属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救助。”

贾琏的一番话,皇帝之外的三个人听着真是眼前一亮,要不人家能得到皇帝的宠信呢,学到了!

承辉帝听了顿时表情轻松了许多,露出微笑道:“好好好,就这么办。对了,凶犯该如何处置”

贾琏微微一笑道:“陛下,此时应该顺应民意,在报纸上刊印一则意见表格,读者可以填写意见之后,交给官府公布统计结果,最终采纳大多数人的意见。只不过,此策只能应急,不可滥用。否则,遗祸无穷。诚然,微臣只是建议,用或不用,全在陛下。”

嗯,最后一句话让承辉帝的笑容更甚,这就是贾琏最令人满意的地方,只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,由皇帝决定是否采纳。

“好好好,爱卿之言,深得朕心。爱卿还有别的建议么”

这个时候贾琏体现出了分寸感,笑着抱手:“微臣该说的都说了!”

承辉帝满意的点点头,转头看着其他三人:“尔等可有话要说现在不说,回头再说就别怪朕不客气。”

说实话,这三人也都是皇帝的亲信,否则不可能坐在如此敏感的位置上。正因为是亲信,所以京城的治安水平下滑,承辉帝也愿意给他们时间去改变,否则今天这三人的官帽子早就落地了。

九门镇守统制表示:“微臣无话可说。”

顺天知府:“微臣亦无甚建言。”

唯有巡城御史领班道:“微臣建议,开启针对性的打击活动,让京城万民看看,朝廷打击人拐子的决心与实际行动。”

承辉帝脸上的表情变化明显,笑容一度消失,最后又恢复了。

“先下去办事吧!”承辉帝挥挥手,三人集体告退。

贾琏见状也告退,承辉帝稍稍犹豫,还是点点头:“爱卿辛苦了!回去休息吧。”

“陛下也要早点休息!”贾琏临走前,还适当的关心了一下。

时间已经是下半夜了,大街上依旧到处是打着火把或者灯笼的关差,贾琏在马车上,看着街上还没清理的杂乱,不由暗暗叹息。

次日一早,贾琏起来梳洗用早饭时,手头是各家的报纸。

针对昨夜的骚乱引发的伤亡,各家报纸果然不约而同的进行了密集的报道,主要矛头还是对准了人拐子。

嗯,大周的法律,人拐子一旦被抓,当场打死都没问题。昨夜的小贩,倒霉就倒霉在引发了骚乱。

另一个主要报道方向,还是在陛下的仁厚。当今陛下在闻讯后,彻夜不眠,下令出内帑救治伤患,同时给遇难百姓家庭,给予经济上的救助。

如此处置凶犯的内容,最新一期还没来得及报道,那是后续的事情了。

新闻报道统一口径的威力巨大,贾琏特意便装出门,去了一家茶楼,看看市井之间的议论如何。

果然百姓一轮的热点被引导到人拐子上面,为何是人拐子呢因为人口买卖有相当一部分是合法的。

比如,父母养不活了,卖儿卖女,这都是合法的操作。又比如,主家互相赠送家奴,也是合法的。

现在我们说印度是种姓制度,古代又何尝不是等级森严

没有那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革-命,基本上解决了阶-级问题,也做不到涅槃重生。

不信看看发达国家,哪个不是种姓制度的变种美国不是么日本不是么还是韩国不是

京城没有太多杂音,贾琏放心了,可以专心准备离开京城。

研发厅那边,贾琏之所以愿意让李亨调用资金,原因其实很简单,皇帝和李亨都看到了工厂带来的巨大利益。

只要他们看到了,就不会中断工厂的自我壮大过程,不会因为其他的杂音而打断工业的发展进程。

假设承辉帝能活到六十岁,那么也就是二十年后,那时的贾琏四十出头,正是年富力强之时。只要李亨继位,贾琏主持内阁几乎是不可阻挡的。

到时候国家的发展方向,贾琏有信心主导,甚至还可能引发一场社会变革。

当然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了,贾琏还是要做好眼前的事情。那便是在离开广东之前,推动两地的工业发展。

为何不是两广呢原因也很简单,别说代总督,就算是真总督,权利也没有那么大。作为巡抚的贾琏,可以推动广东的工业发展,但是管不到广西。总督自身是没有直接军队指挥权的,原则上能指挥的只有总督卫队。各省驻军的军队直接的指挥权,在巡抚手里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