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3章 大结局(1/2)
是夜,东宫寝殿内,鎏金兽首香炉飘出龙涎香,与喜烛的光晕交织成朦胧的雾霭。
楚知翊亲手卸下沈漫的凤冠,赤金步摇碰撞出细碎声响,惊落她鬓角的珍珠,却坠进他温热的掌心。
\"小心。\"他的气息拂过她泛红的耳尖,指尖将珍珠轻轻别回发间,顺势勾落一缕青丝。
沈漫望着铜镜里倒映的身影,嫁衣上百鸟朝凤的金线在烛光中流淌,恍若白日里天空的盛景。
回忆起方才在乾清宫前,楚知翊握着她的手接过螭纹金印,如今那枚象征太子妃身份的印玺,正安静地躺在妆奁里。
\"在想什么?\"
楚知翊忽然扳过她的肩膀,指尖顺着嫁衣金线勾勒的凤凰尾羽游走,烛火在他眼底碎成银河,映得那双星眸泛起潋滟波光。
他忽然俯身,温热的呼吸拂过她耳畔垂落的珍珠流苏,\"漫儿,良宵苦短——\"
尾音未落,他已衔住她耳坠上晃动的东珠,冰凉的珠玉与炽热的唇齿交替触碰,惊得沈漫轻颤。
楚知翊趁机将她拦腰抱起,绣着并蒂莲的裙裾扫过满地撒落的桂圆红枣,在红烛摇曳中扬起金红的涟漪。
\"这百鸟朝凤的嫁衣,\"他咬开她颈间的盘扣,声音带着蛊惑的沙哑,\"倒是衬得我的太子妃,比天上的凤凰还要娇艳三分。\"
沈漫刚要开口,便被他用吻封住了唇。
楚知翊的手掌贴着她腰间绣着的缠枝莲纹缓缓上移,所到之处似燃起簇簇星火。
帐幔在夜风里轻轻晃动,将两人身影笼入朦胧的光影,唯有红烛噼啪作响,映得满地撒落的喜果都染上了旖旎的绯色。
待云停雨歇,沈漫躺在楚知翊的臂弯里,想起白日里百鸟朝凤的奇观,忍不住问道:\"你说,那真是上天的旨意吗?\"
楚知翊低头在她发顶落下一吻,声音低沉:\"在我看来,你本就是我的天命。\"
沈漫仰头望去,窗外的月光不知何时已爬上雕花窗棂,与室内红烛交相辉映。
她想起边城的夜晚,老樟树下的虫鸣,秋风镇医馆的药香,此刻却觉得,有楚知翊在身旁,无论身在何处,皆是心安之处。
翌日一早,沈漫便被宫里的管事嬷嬷唤起身,收拾一番后,跟随楚知翊去乾清宫拜见皇上。
李沐云虽被扶正,却并未与皇上歇在一处。
乾清宫内,沉香袅袅缠绕着盘龙金柱。
沈漫身着太子妃吉服,指尖紧攥着楚知翊的衣袖,掌心沁出薄汗。
龙椅上的皇上身着玄色道袍,鹤发间簪着桃木簪,与记忆中那个威严的帝王判若两人。
\"皇儿,太子妃。\"皇上抬手时,腕间的沉香串珠轻响,\"这是朕在五行观抄写《道德经》时,反复思量后的决断。\"
他挥袖示意殿前太监,鎏金托盘上明黄卷轴缓缓展开,传位诏书的朱红印玺在晨光中刺得人睁不开眼。
楚知翊猛地跪地,玄色衣袍扫过冰凉的金砖:\"父皇春秋正盛,儿臣......\"
\"不必多言。\"皇上走下玉阶,亲手将诏书放在楚知翊掌心,目光掠过沈漫鬓边的赤金步摇,\"昨日百鸟朝凤之景,满朝文武皆以为祥瑞。朕在位时碌碌无为,致使民生凋敝,如今见你二人琴瑟和鸣,又得天道庇佑......\"
他声音哽咽,\"朕已命人在五行观后殿设了丹房。\"皇上轻抚诏书边缘的海水江崖纹,\"待新皇登基大典后,便启程修道。这江山,终究要交给懂得体察民情的人。\"
楚知翊握着诏书的手指关节发白,抬头时目光坚定:\"儿臣定当不负父皇所托,与太子妃共治天下。\"
沈漫也随之叩首,凤冠上的东珠轻晃,将满地阳光碎成点点金芒。
出了乾清宫,沈漫望着手中皇帝额外赏赐的玉扳指,冰凉的触感让她回想起昨夜的温存。
楚知翊忽然将她拉到廊下阴影处,低声道:\"漫儿,明日起,你我便是这赤炎的主人。\"
他眼中既有初承大位的忐忑,又有与心爱之人并肩的雀跃。
远处传来更漏声,沈漫倚在楚知翊肩头,望着漫天朝霞。
从边城农女到一国之母,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,而她掌心的温度,始终与身旁人紧紧相扣。
楚知翊继位当日,被禁足在承乾宫的楚知晟受不了打击,一条白绫将自己了结了。
而冷宫中的崔锦棠似有所感,从那日起便不吃不喝,没过几日,也被宫里下人发现死在了院子里。
楚知翊继位的第一件事,同样是大赦天下。
不过沈漫给他提议,凡是作奸犯科之人不再赦免之列。
上一任御史大夫林鹏,受崔成道谋反一案牵连,被革职治罪,他的长子林思淼也因周玉一案被再次缉拿归案。
林家其余人被贬为庶民逐出上京。
这些时日,青阳侯夫人王氏一直在为女儿及外孙担忧,好不容易等着新帝登基,盼着他能大赦天下,女儿一家能免除责罚。
却不料皇后竟在皇上面前进言,罪大恶极之人不予赦免。
她气不过,当即便打算进宫,好好与沈漫理论一番。
凤仪宫里,沈漫得知青阳侯夫人王氏求见,当即命人将她请了进来。
王氏一脚踹开凤仪宫的雕花木门,鎏金护甲划过门框发出刺耳声响。
她望着端坐在凤鸾椅上的沈漫,绣着牡丹的裙摆拖曳在地,恍若当年那个襁褓中被她遗弃的女婴,与眼前雍容华贵的太子妃重叠成刺目的虚影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