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其他类型 > 穿越母系氏族,我带族人致富 > 第99章 叮叮糖

第99章 叮叮糖(2/2)

目录

听说要用麦子做新糖,箐把手里的活一丢,直接就跑来了,这还是她第一次干活干到一半跑了呢。

“麦子发的芽做的糖,所以就叫麦芽糖,比拐枣糖还好吃。”

这是事实,拐枣塘因为有一股怪味,很多人其实是吃不来的。而麦芽糖的甜就十分正宗,在缺乏糖的年代,几乎没有人是不爱吃麦芽糖的。

她记得前世小时候总有人推着个小车子进村卖麦芽糖,不过那时候她们本地人把这种糖叫做叮叮糖。

因为卖糖的人手里总是拿着一根一端扁扁的铁棍子和小锤子,有人来买糖,卖糖的就问要多少钱的。

收了钱以后揭开盖在一整块糖上面的布,比划一下客人需要的糖的分量,然后左手把棍子扁扁的一端放在糖块上,右手拿着小铁锤敲在棍子另一端。

“叮、叮、叮”,随着敲击声,麦芽糖块逐渐裂开,一小块随着敲击掉落开来。

天气冷的时候,这糖会硬一些。而天气热的时候,这糖就会变得软软的,咬进嘴里时,牙齿会陷进甜蜜又绵软的糖里,纯正的麦芽糖味也随之在嘴里蔓延开。

软麦芽糖是她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吃到的最最好吃的零食。

寒枝从早上起床时就一直乐呵呵的。

过几天就能吃到糖了,她的大脑在接收到这个信号的时候,就已经开始分泌快乐。

“别急啊别急,先给它泡一会。”寒枝把袋子里的小麦倒进大陶缸里,泡一晚上就行了。

第二天一起来,她就跑到陶缸处,让芮帮着她把泡好的小麦沥干水,然后倒进竹匾上面铺平。

每一张竹匾铺的小麦最好不要超过三厘米,上面还要再盖一层湿布,每天淋上两三次水,避免积水腐烂。

为了让麦子更快发芽,寒枝直接把竹匾放在了灶台旁边。

灶台是后面重新打的,之前祝葵让人做的灶台太原始了,所以后来全部换成了寒枝做的那种双灶台面式。

而且她还又加了一点设计,就是在灶壁的位置加了个汤罐,汤罐里面盛满水,利用排烟时的余热,可以把汤罐里的冷水加热,让热水的使用更方便。

祝葵在看到女娲氏新打的灶台第一时间,就已经请了女娲氏人去她那里给她也换上新灶台,有偿,还偿了不少,女娲氏的人也就乐呵呵的去了。

*

麦子在竹匾中发了芽,然后一天天的开始长高。

等长到0.5-1厘米的时候,就可以取用了,这个时候酶活性最高,淀粉酶越高,做出来的糖就越甜。

没有糯米,寒枝就直接用了普通的稻米,把稻米蒸熟到软烂的地步就可以起出来。

蒸熟的米稍微晾凉一些,等到了有点烫手但不会烫伤的程度时,就把切的碎碎的麦芽拌进熟米中充分拌匀。

混合物放置半天自然发酵之后,再用纱布将沁出的汁液过滤出来。

白色的汁液倒进锅中不停熬煮,随着水分的蒸发,汁液变成黏稠的褐色后,再倒进事先准备好的容具里,等冷却之后,麦芽糖就大功告成了!

吃一口,甜进心里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