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9章 更名“商”联盟(1/2)
在麒麟盟日益壮大的进程中,盟主杨逸敏锐地察觉到,一个更具影响力与号召力的名号对于联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。于是,在麒麟城那宽敞而庄严的议事厅内,杨逸再次召集了长老会议。
当长老们陆续入座,杨逸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,缓缓开口:“诸位长老,如今麒麟盟势力渐大,已非昔日可比。但我们要想进一步发展,迈向更高的台阶,一个合适的名号必不可少。我思索良久,觉得将麒麟盟改名为‘商’联盟,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。”
此言一出,长老们顿时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。牛牛长老率先发问:“盟主,愿闻其详,为何要改为‘商’联盟呢?”
杨逸微微一笑,站起身来,走到大厅中央,说道:“牛牛长老,诸位,‘商’代表着商业、贸易,这与我们麒麟盟以贸易为重要发展手段的理念高度相符。这些年来,我们凭借贸易,让周边部落对我们的商品产生依赖,不仅壮大了自身经济,还增强了影响力。而‘商’这个字,还蕴含着协商之意。我们联盟的发展,离不开与各方势力的协商合作。遇到事务,大家共同商量,寻求共赢之法,这能展现我们联盟的包容与智慧。同时,‘商’也能体现联盟的开放性和进取性。我们以商为基,广纳各方势力,吸引更多志同道合者加入,共同发展,如此一来,我们的联盟必将更加强大。”
赤焰长老听后,用力一拍桌子,大声说道:“盟主说得有理!咱们麒麟盟这些年在贸易上的成就有目共睹,以‘商’为名,名正言顺。而且这‘协商’之意,更能体现我们联盟的风度。让各方知道,我们不是独断专行,而是愿意合作共赢,定会吸引更多势力前来归附。”赤焰心中想着,这名字一改,麒麟盟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,自己也能在这过程中大展身手。
云鹤长老也点头赞同:“确实如此,一个好的名号,能为我们带来新的气象。‘商’联盟这个名字,既有明确的发展方向,又充满活力,我赞同。”云鹤暗自思忖,“商”联盟若能凭借协商合作,整合各方资源,未来不可限量。
然而,黑石长老却面露担忧之色,说道:“盟主,改名虽有诸多好处,但麒麟盟这个名号,我们已经用了多年,突然改名,会不会让盟内成员以及周边势力感到陌生,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动荡呢?”黑石长老心里有些忐忑,毕竟麒麟盟名号深入人心,生怕改名带来负面效果。
杨逸走到黑石长老身旁,拍了拍他的肩膀,说道:“黑石长老,你的担忧不无道理。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,时代在变,我们麒麟盟也要与时俱进。改名之事,我们会妥善安排,做好宣传与解释工作,让盟内成员和周边势力明白改名的意义与好处。而且,这也是我们迈向新阶段的一个契机,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,定能平稳过渡。”杨逸深知黑石长老的顾虑,但他对改名充满信心,相信能带领麒麟盟走向新高度。
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,长老们权衡利弊,最终纷纷赞同了杨逸的决定,将麒麟盟改名为“商”联盟。
改名之后,“商”联盟迅速行动起来,加快了扩张的步伐。其中,对新建的海州城、会稽城、夷州城的投入成为重中之重。
在海州城,负责工程的牛五心中满是干劲,他想着一定要把海州城建设好,不辜负盟主的期望。“商”联盟加大了对城墙的加固和扩建力度。原本高大厚实的城墙,如今又增高了数丈,城墙上增设了更多的了望塔和防御工事。工匠们日夜劳作,将一块块巨大的砖石严丝合缝地砌在一起,使城墙更加坚固。牛五在施工现场来回巡视,大声喊道:“大家加把劲,这城墙可是咱们海州城的保障,一定要建好!”同时,城内开始大规模修建道路,宽阔平坦的主干道贯穿城市南北,支道如蛛网般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。道路两旁,规划建设了许多商铺和客栈,以吸引过往的商人和旅客。为了吸引人口入驻,“商”联盟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如免费提供土地建房、减免赋税等。许多周边地区的百姓听闻后,纷纷拖家带口地赶来,海州城的人口迅速增加。看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,牛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他仿佛看到了海州城未来的繁荣。
会稽城作为农业和商业的中心,虞六深知责任重大。“商”联盟重点完善其农业灌溉设施和商业交易场所。在城外,他组织人力挖掘了多条水渠,将附近河流的水引入农田,确保农作物得到充足的灌溉。同时,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,教导农民使用新的农具和种植方法,提高粮食产量。虞六一边指导农民,一边说道:“大家按照这方法种地,收成肯定好,咱们会稽城以后就是粮食富足之地!”城内,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交易市场,市场内划分了不同的区域,分别用于交易丝绸、瓷器、农具、牲畜等各类商品。还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,负责维护市场秩序,保障交易公平。随着市场的繁荣,会稽城吸引了各地的商人前来,成为东夷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。虞六看着热闹的市场,心中满是成就感,他觉得自己为联盟的发展出了一份大力。
夷州城靠近沿海,彭七一心要把夷州城打造成海上贸易的重镇。“商”联盟大力发展其渔业和海上贸易。首先,扩建了港口,修建了更多的码头和仓库,以便停靠更多的船只和存放货物。同时,鼓励渔民建造更大、更坚固的渔船,提高捕鱼效率。为了拓展海上贸易,“商”联盟派遣使者前往周边的海岛和沿海部落,与他们建立贸易联系。还组建了自己的商船队,装载着联盟的特色商品,驶向远方的港口。在夷州城内,建设了许多与渔业和海上贸易相关的作坊和工厂,如造船厂、渔具厂、丝绸印染厂等,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。彭七看着港口忙碌的景象,心中豪情万丈,他期待着夷州城能成为名扬四海的贸易之城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