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其他类型 > 四合院:我的一亩三分地 > 第97章 统销统购,苦日子要来了

第97章 统销统购,苦日子要来了(2/2)

目录

往远了说,积雪能够减少田间水分蒸发,开春后还可以给农作物提供可观的水分,这样来年就能有个好收成。

可关键今年没下雪,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户,想来明年的日子,不会太好过。

但城里这些人也没好到哪里去。

打去年入冬开始,街道处统一帮各家各户办了一个新本本——购粮证!

粮证顾名思义,凭证购粮,简称粮本。

别管你有没有钱,有多少钱,每人每月可以购买的粮食数量是有限制的。

成年人每月定量28斤,十岁以上按成年人标准算,十岁以下逐岁递减,刚出生的婴儿每月仅有七斤购买额度。

其中,有正式工作,且从事重体力劳动者,每日购定量多加半斤。

计划供应实施初期,大部分市民因定量不足或购粮不便产生不满,“这哪够吃呀!”

确实,刚吃饱没几天,又得挨饿了。

不想挨饿,简单呀,算计着来。

每天放多少米,吃几口饭就得数着来!

但不是每个人,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无法算计的这么准确的。

再说,这也不是想算计就能算计的。

真饿肚子,饿急眼了,把面袋子掏出来生吃的也有的是。

粮油粮油,米面油从来都不分开的,粮食限量购买,油自然也不会无限供应。

每人每月仅有4市两豆油的购买额度,别说炸丸子,炒菜都不敢多放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是计划实施初期,规则不是非常完善,粮站并没有强制限制购买粗粮细粮的比例。

也就是说,只要去的早,你甚至可以把当月定量粮食全部购买成细粮。

当然,甭管28斤细粮,还是28斤粗粮,重量在那摆着着呢,不够吃就是不够吃。

有个别比较精明的主,就会把细粮卖掉,换成粗粮吃。

细粮好吃,自然价格上贵一些,粗粮口感上确实不敢恭维,相对来说价格也要便宜不少。

一斤细粮换三斤粗粮,这样换下来,全家都能吃的饱饱的。

粮食限购,相对的肯定是要禁止私人买卖,但是禁不住有需求呀。

皇城根儿上遗老遗少、“达官贵人”数不胜数,这些人哪个愿吃粗粮?

“那是人的吗?狗都不吃!”

普通老百姓也不想吃细粮,但是为了生计,粗粮也不是不能吃。

就这样,有想买的,有想卖的,一种见不得人的私下交易出现了。

都说了是见不得人,自然不能大白天干,这类交易一般选择在后半夜行动。

于是,黑市应运而生。

上边发现细粮换粗粮这一漏洞后,很快对市民购买粗粮细粮数量进行一定比例限制。

懂的都懂,这玩意越限制,底下见不得人交易也就更多。

当然,这些都是何雨弦听别人说的。

他可是良民,从来没去过黑市。

压根就不知道最近的黑市就在鼓楼后头的小胡同里。

更不知道黑市每天晚上凌晨一点半开始,凌晨四点前结束。

甭管怎么说,归根到底还是粮食不够吃。

大多数家庭如果不想办法弄点粮食,基本上也就能坚持二十多天。

人心都是肉长的,上边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饿肚子,于是粮站规定每个月24号就可以购买下个月的粮食定量。

这个月24号正好赶上大年初一,粮站领导体察民情,破例提前三天开放限制。

一大早贾张氏就去排队购买粮食了,顺带置办一些其它年货。

自然,小小的棒梗没人看,这不就落到何雨弦手里了么!

……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