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章 破土(2/2)
第一个主顾是胡同口修自行车的老孙头。他拄着拐棍来买治风湿的艾草包,兜里只有半块杂面窝头。何子林往他兜里塞了包川芎,又多给了两把艾草:“先用三天,不好再来换方。”老孙头走时,往菜地里偷偷撒了把瓜子——说是能驱害虫。
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开。第三天傍晚,来了个戴眼镜的中年人,袖口磨得发白,却执意要付粮票买归脾丸。冉秋叶认出他是被下放的中医,两人隔着门说了半宿的话。天亮时,中年人留下半本《汤头歌诀》,还有几粒西洋参种子。
资源就在这样的缝隙里慢慢攒起来。何子林把西墙根的荒草地改成药圃,用捡来的破瓦罐种上西洋参苗;冉秋叶把语文教案改成药方笔记,用红墨水标出重点——那些曾经用来批作文的红笔,现在圈着“君臣佐使”;何雨水每天放学就去野地挖野菜,顺便把蒲公英种子吹到各个角落,她管这叫“战略布局”。
最意外的收获来自阎埠贵。这个总被骂“铁公鸡”的账房先生,某天深夜敲开何子林的门,往桌上放了个油纸包就走。里面是晒干的鸡内金、蝉蜕,还有张工整的《小儿积食方》——原来他偷偷给孙子攒了这些药材。
半个月后,何子林在院角支起个木头货架,上面摆着艾草包、枇杷膏、归脾丸,还有用玻璃瓶装的枸杞蜜。货架旁立着块木牌,是何雨水用粉笔写的“便民药膳坊”,旁边画着株正在发芽的小苗。
开张那天,聋老太太让何雨水扶着,往货架上挂了串红辣椒——说是能辟邪。阎解成从兵团寄来的沙枣蜜刚到,琥珀色的糖浆在玻璃瓶里晃啊晃。贾张氏趁着没人,往兜里塞了包驱寒的姜茶,却在第二天悄悄送来回个洗净的搪瓷缸,里面装着棒梗小时候用过的药碾子。
何子林站在货架前,闻着混合着草药香的槐花香,忽然看见棒梗躲在院门后。这小子往这边看了几眼,转身跑了。没过多久,他拎着个破铁桶回来,里面装着从野地里挖的马齿苋:“给你,喂猪的。”说完又跑了,鞋跟扬起的尘土落在药圃里。
深夜签到时,何子林摸到种子包上凸起的纹路。展开看,“普通马齿苋种子”变成了“可食用兼药用马齿苋种子”,背面写着:「善意循环可激活特殊价值」。他抬头看向窗外,冉秋叶正在给何雨水讲《汤头歌诀》,煤油灯把三个人的影子投在墙上,像幅会动的画。
院外传来梆子声,已是三更天。何子林摸着货架上的药瓶,想起系统说的“十年休眠”,忽然觉得这漫长的等待有了重量。那些在苦难里悄悄交换的药材,那些藏在眼神里的默契,那些比积分更珍贵的东西,正在把这个破旧的四合院,变成能治病救人的药铺。
风轻轻吹过药圃,薄荷苗沙沙作响。何子林忽然笑了,或许真正的资源从来不是积分或种子,而是这些在困境中依然愿意互相扶持的人心。他不知道药膳坊能开多久,但他知道,只要这盏煤油灯还亮着,就会有人带着希望来敲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