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言情 > 我爹是崇祯?那我只好造反了 > 第261章 真武大帝都来救大明了,大明能不兴

第261章 真武大帝都来救大明了,大明能不兴(2/2)

目录

他们还要安排运输的车辆、人员,规划运输路线,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差错。

除此之外,军饷大概需要五十万两。

不过这五十万两银子根本不算什么问题,毕竟如今的大明还真的不缺银子。

除了粮草和军饷之外,朝廷还要准备过冬需要的服、煤炭等等物资,这些东西缺一不可。

好在户部的库房里有很多备用的,刚好可以直接调用。

当然,更重要的还是武器装备。

燧发枪、火炮、热气球之类的东西更是必须全部装备齐全。

而且还要派一些熟悉这些先进武器的士兵一同去到朝鲜,负责大军的训练,让朝这支军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武器的使用方法。

与此同时,也有一个千户所的锦衣卫随行,他们主要的任务是负责传递情报。

毕竟这支军队此次属于孤军深入,身处异国他乡,面临着诸多未知的情况,各方面都要考虑周全,不能有丝毫的疏忽。

总的来说,为这支军队准备足够的物资,差不多就耗费了整整三百多万两银子。

若是在以前,朝廷的财政紧张,肯定是拿不出这一笔钱来的。

就算拿得出来,肯定也不会愿意将这么一大笔钱浪费在一支即将远赴海外的军队上。

但是现如今经过朱慈烺一系列的改革和努力,朝廷已经今非昔比了。

所以,在拿出这笔银子来办这件事情时,户部自然也是毫不吝啬,一切都准备得妥妥当当,只等大军出发奔赴朝鲜,为大明开疆拓土,立下赫赫战功。

第二天晚上。

夜色如墨,宫灯次第亮起,在长廊间投下暖黄光晕。

朱慈烺站在东宫窗前,望着漫天星斗,脑海中还在思索明日为郑成功饯行的诸多事宜。

此次大军东渡朝鲜,关乎大明未来的战局,容不得半点疏忽。

突然就在这时,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紧接着便是贴身太监马宝略带气喘的声音:

“太子殿下,朝鲜使臣前来求见,说是有重要的事要向您禀报!”

“而且朝鲜国王的儿子李淏也来了。”

这突如其来的禀报让朱慈烺一愣,他微微皱眉,心中满是疑惑。

因为按照行程安排,凤林大君一众朝鲜使臣明天一大早就要跟着大军启程回朝鲜,怎么会在这时求见

短暂思索后,朱慈烺也想不明白,随后吩咐道:

“让他们进来吧。”

片刻后,庭院中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。

朱慈烺抬眼望去,眼前的景象让他险些笑出声来。

只见四五个朝鲜使臣弓着背,正吃力地抬着一张榆木长板,板子上铺着一床崭新的蜀锦被。

凤林大君身着华贵的朝鲜服饰,却狼狈地趴在上面,眼神中既有忐忑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。

使臣们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步,生怕一个不小心弄疼了这位伤者,那滑稽的模样,活像一群笨拙的企鹅。

待他们走近,这才将凤林大君放在了地上,然后对朱慈烺行了一礼。

凤林大君则是有气无力地开口,声音虚弱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:

“太子殿下,请恕臣有伤在身,不能行礼。”

说着还轻轻咳嗽了两声,试图让自己的病弱模样更逼真些。

朱慈烺强忍住笑意,摆了摆手,语气平和道:

“无妨,无妨,你身上有伤,就不用客气了。”

“话说你不是明日便要回朝鲜吗怎么今天晚上突然来见本宫”

凤林大君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,犹豫片刻后,这才吞吞吐吐地说道:

“太子殿下,这正是臣想向您禀报的事。臣臣暂时不想回朝鲜了,还望您能恩准臣继续留在大明。”

“实不相瞒,臣身上的伤势实在太重,这一路长途颠簸,臣担心自己撑不到朝鲜,怕是会死在半路啊!”

说到最后,他的声音里甚至带上了哭腔,眼眶也微微泛红,不知情的人看了,还真以为他病入膏肓了。

朱慈烺听了这话,若有所思地盯着凤林大君。

距离上次被打板子,已过去近二十天,根据锦衣卫的密报,凤林大君早在几天前就已能正常下床活动,甚至还在馆驿内与人对弈取乐。

如今却这般装模作样,显然是为了留在大明。

不过这其实也很好理解,毕竟朝鲜国内如今战乱不休,即便有大明军队相助,局势依旧动荡不安。

凤林大君若此时回去,极有可能被卷入战争漩涡,甚至性命堪忧。

而如果他留在大明,作为藩国使臣,就能一直享受着锦衣玉食的生活。

相较之下,凤林大君自然不愿再回去朝鲜。

见朱慈烺沉默不语,凤林大君以为朱慈烺不想答应,心中大急,连忙又道:

“太子殿下,臣是真的不想死啊!求您发发慈悲,答应臣吧!”

“若您执意让臣回去,臣这条命恐怕真的要交待在路上了!”

说着他挣扎着想要起身,却又装作力不从心的样子,重新瘫倒在床板上,演技堪称拙劣。

朱慈烺心中越发觉得好笑,但面上依旧保持着沉稳。

他略作思考后,缓缓点头道:

“既如此,那本宫便答应你了,在朝鲜的战争结束以前,你都可以留在大明,待遇方面也不会减少。”

凤林大君听闻此言,眼中顿时闪过惊喜的光芒,就像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。

他强撑着身子,撑起上半身,拱手行礼,语气中满是感激的说道:

“臣谢过太子殿下!太子殿下真是仁德之君!”

此刻的他,仿佛早已忘记了不久前被打板子的痛苦,满心只有留在大明的喜悦。

“行了,下去休息吧,有什么事等养好伤了再说!”

朱慈烺也不想再跟他扯皮,挥了挥手便示意这些朝鲜使臣们将凤林大君抬下去。

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,朱慈烺嘴角却是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
他之所以会答应凤林大君的请求,并非出于怜悯,而是有着深远的政治考量。

如今朝鲜国王年事已高,说不定哪天人就没了。

而朝鲜世子被当做人质留在盛京,随时也有可能会丧命,如此一来,凤林大君极有可能成为朝鲜王室唯一的继承人。

即便不是,以朱慈烺的手段,也能设法让他获得这个‘唯一继承人’的身份。

而一旦凤林大君成为朝鲜王室的唯一继承人,大明日后处理朝鲜事务便有了更多筹码。

比如等灭掉建奴后,凤林大君‘主动’上书请求去除朝鲜国号,并入大明版图,大明吞并朝鲜便能师出有名了。

虽然此事困难重重,但朱慈烺相信,凭借自己的谋略和手段,定能将这盘大棋下活。

至于现如今多养一个凤林大君,不过是耗费些粮食罢了,与大明的长远利益相比,实在微不足道。

时间在忙碌与思索中过得飞快,转眼便到了第二天清晨,也是郑成功等人出发的日子。

天边刚泛起鱼肚白,朱慈烺便早早起了床。

简单的洗漱之后,朱慈烺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,前往城门为郑成功等人送行。

城门外,朱慈烺从马宝手中接过一坛酒,走到将士们面前,亲手为他们一一斟酒。

酒碗碰撞间,发出清脆声响,酒香四溢。

众将士接过酒碗,仰头一饮而尽,随后将碗重重摔在地上,齐声高呼:

“太子殿下放心,臣等此去,必定不负殿下所托!”

说这话的时候,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坚定的笑容。

这是因为此次出征,粮草物资军饷充足,就连过冬的煤炭和衣都准备得妥妥当当,足够他们吃上半年之久以及舒舒服服的度过这个冬天了。

要知道这可是以往大军出征从未有过的待遇。

再加上朱慈烺之前也曾暗示过他们,等到凯旋归来后一定会论功行赏,封官进爵,这让他们更是斗志昂扬。

朱慈烺望着眼前的众人,心中满是欣慰,然后笑着说道:

“本宫相信你们!本宫就在大明等着你们的好消息了!”

“诸位,一路保重!”

说罢,朱慈烺对着众人拱手行礼。

众人自然也是纷纷拱手回应。

“太子殿下保重!臣等告辞!”

言罢,众人翻身上马,在郑成功的带领下,浩浩荡荡地向着天津港口进发。

马蹄声踏碎晨雾,扬起阵阵尘土。

郑成功在队伍中回头深深看了朱慈烺一眼,眼神中既有感激又有不舍,随后便跟随大部队消失在远方。

目送大军远去,朱慈烺心中一时间也是感慨万千。

不过他相信郑成功等人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!

大明的未来,定会一片光明!

目录
返回顶部